回轉耙式格柵除污機關鍵選型參數
點擊次數:54 更新時間:2025-07-17
在污水處理流程中,回轉耙式格柵除污機負責攔截雜物、守護后續設備安全,精準選型關乎整個處理系統效能,以下詳析關鍵選型參數。
格柵間距決定攔截顆粒大小。污水成分多樣,生活污水含毛發、菜葉等,工業廢水有塑料碎屑、纖維雜物,若處理市政污水,格柵間距常設10-20mm,攔下較大懸浮物;面對紡織、造紙等含細小纖維工業廢水,需縮至5-10mm,甚至更小,防止細微雜質溜過,避免后續管道堵塞、水泵葉輪磨損。
渠寬適配不容小覷。設備寬度要與污水渠道精準匹配,過窄,水流受限,擁堵易發,降低處理效率;過寬,不僅冗余占地、增加成本,還使格柵前水流紊亂,干擾攔截效果,設計時需精確丈量渠道尺寸,依葫蘆畫瓢,確保水流順暢通過。
耙齒材質關乎耐用性。污水腐蝕性強,含酸堿成分或硬物摩擦,不銹鋼耙齒抗腐耐磨,適用多數場景;遇強酸強堿環境,可選用哈氏合金等特種材料,雖成本攀升,但壽命延長,減少頻繁更換麻煩。
處理水量決定規格大小。大規模污水處理廠日處理量數萬立方米,需大流量格柵機,配備高功率電機、強化傳動結構,滿足高峰水流快速過濾;小型社區或工廠污水處理站,則選緊湊型,節約空間與能耗,契合實際需求。
安裝方式影響運維便利。有地面支撐、壁掛、地埋等多種,地面式便于檢修,直觀操控,適合常規布局;壁掛節省空間,利于狹小場地;地埋式美觀且防凍,卻對防水、檢修難度要求高,需綜合現場條件權衡。
從格柵間距到渠寬適配,從耙齒材質到處理水量考量,再至安裝方式抉擇,回轉耙式格柵除污機選型步步精心,緊扣污水特性與處理訴求,以精準參數組合,筑牢污水預處理堅實防線,保障水務流程順暢啟航。